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缺“芯”影响持续 汽车行业何以突围?

发布时间:2021-05-10 09:08:32来源:网通社

对汽车行业而言,疫情爆发之后,很多车企爆发停工潮,但是没有人能够想到在疫情慢慢可控以及恢复的时候,各大车企开始因为芯片短缺出现停工和减产。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预计,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多达450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这对于车企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损失,此举也势必会导致车企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消费者都认为芯片短缺问题只会发生电子消费品领域。比如,华为受制于美国,其麒麟高端芯片停产。但没想到的是,汽车行业也会因为缺少芯片而面临减产甚至停产危急,究其原因,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网通社汽车

二是随着物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产业和产品都需要用到芯片,不仅是我们熟悉的手机、电脑等这些大规模使用芯片的IT产业,很多物联网产品对芯片的需求也都在增长,结果就导致了在有限产能的情况下,各个产业对芯片资源进行抢夺,使得车用芯片的短缺更加雪上加霜。

网通社汽车

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还在持续

果不其然,国内外汽车巨头陆续宣布了停产计划。4月15日,福特汽车因芯片供应紧张,计划大幅削减北美地区6家工厂的产能,并宣布其中两家主要生产卡车的工厂停产一至两周。通用汽车于4月19日至23日暂停位于韩国富平的两家工厂的生产任务;3月15日起停产的密歇根州兰辛格兰德河组装厂的复工日期也延长至4月26日。

中国品牌方面,蔚来汽车3月26日表示由于芯片短缺,临时停产5个工作日,第一季度的交付量因此受到影响。4月25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由于芯片供应紧张工厂生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并未停产。

网通社汽车

不过好在一汽-大众对芯片短缺问题早有预估,正在协调各类芯片供货渠道,加紧恢复产能,确保正常订单和供货。根据一汽-大众在上海车展的官方回应看,其5月份就可以完全走出芯片短缺的压力,并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供货状态。

虽然供需不平衡是此次“缺芯”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但就中国市场而言,作为全球最大新车产销量市场,更多的折射出国产汽车严重依赖进口芯片,国产汽车芯片研发不足的困境。

为此,2020年9月,由科技部、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牵头,70余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正努力为实现国内汽车芯片产业的自主安全可控和全面快速发展建言献策。

不少中国车企也开始积极布局,近期完成C3 轮融资的国内唯一实现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前装量产的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身上,就有包括比亚迪、长城汽车、长江汽车电子等众多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身影。

写在最后:汽车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约由2万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芯片虽然只占其中的非常小的部分,但每一颗都非常关键。尤其是汽车行业正迈向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对芯片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经历此次芯片危急,相信越来越多的车企会加大芯片技术的研发以及加强对芯片产业链的把控。


首页 |汽车头条 |行业动态 |新能源 |新车 |用车 |导购 |试驾 |降价

Copyright © 2003-2021 MSN汽车网 www.msnauto.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9017857号联系方式:3056955144@qq.com